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老子有一段话:"埏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其意为强调建筑对于人类来说,具有使用价值的不是围成空间的实体的壳,而是空间本身。它明确地指出"空间"是建筑的本质,是建筑的生命。空间也是可以划分的,房屋建筑就是这样,在地球这个大空间里面,分隔一个小的空间作为人民的生活居住区域。分隔空间的方式方法有许多种,每一种都有他的特殊用途,承重墙的位置该选择什么样的隔墙材料,非承重墙的位置该用什么样的建筑材料。现代建筑中飞承重墙的位置都是采用的轻钢龙骨隔墙方式,这样的隔墙方式对空间的占有率就比较小,在一些小空间的地方非常实用。建筑的特性一一使它与其他艺术区别开来的特征一是一种将人包围在内的三度空间。绘画所使用的是两度空间。雕塑是三度空间,但却与人分离,人是从雕塑外表来观看。而建筑则像一座巨大的空心雕塑体,人可以进入其中,并在行进中来感受其效果。内部空间是一种任何形式的表现方法都不可能圆满表达的空间形式,它只能通过直接的体验才能领会和感受。领会空间,感受空间,是认识轻钢龙骨建筑的关键问题,对建筑的更确切的定义,必须把内部空间考虑在内。美观的建筑其内部空间也应该是令人振奋的。空间感作为建筑的特征,可以扩及到城市、街道、广场、里弄、公园、游戏场和花园等等,但凡是经过人去固定和限定的一个空的部分,即可成为一个包围起来的空间。即建筑物内部的空间是由六个面所围成(地面、天花板和四面墙)。
每一个建筑物都会形成两类空间:
内部空间一一全部由建筑物的构部件围合而形成;
外部空间一一即城市空间,由建筑物和它周围的环境所构成。
每一栋房屋都可以从经济、社会、技术、审美功能、空间、装饰等多方面来评价其价值。假若忽视了经济、社会和技术方面的因素,很明显,单靠空间本身,虽然它是建筑的主要因素,也不足以决定建筑的价值。单纯依赖美丽的装饰不可能创造完美的空间效果,这是不容置疑的。而要创造美观的空间环境,如果没有对四周墙面的恰当处理,也无从谈起。对需要墙体的地方,现代建筑中多采用轻钢龙骨硅酸钙板系统隔墙,这样的隔墙系统不仅防火性能非常好,且环保安全是现在非常流行的隔墙吊顶材料。一个布局合理的房间被恶劣的配色、不相称的家具和糟糕的照明效果所破坏的情况也不少见。这些次要的因素是较容易改变的,而空间则是固定的。然而对建筑物的审美评价既要看建筑特有的性质,也要看各种次要的因素,如一些附加空间的装饰,包括绘画、雕刻、家具及其他因素等。建筑的空间概念在肯定"空间"的主导性时,也不否定构筑空间的实体的积极作用。建筑是由实体和空间共同构成。人们居住、生活、工作在房屋之中,即建筑的实体(地板、天棚、四壁)所围合的空间中。实体部分作为一种物质对象、工具,它的目的、作用在于隔出空间部分,为人们提供各种活动的环境。建筑是实体与空间的统一构成,还具有与空间同样重要的时间含义,因此常常称为"四维空间"。空间的三维向度即长、宽、髙,或理解成空间坐标系的X,Y,Z三轴方向,而第四维则是指空间中的时间参量。即人们在建筑空间中行进时随时间推移所感受到的景象,使得到的亲身体验不断变化。因此,可称建筑为"四维时空",人也只能以这种时空特征来认识世界,并在这样的世界里生活建筑空间的组合关系还有层次问题。有时候,空间以内还有实体,这个实体把内部空间限定出一个局部的"负"空间。例如北京天坛的皇穹宇建筑外面是圆形的围墙(即"回音壁":),但在皇穹宇附近却由于皇穹宇的设置而限定出来了。当然还有空间套空间的,那就有更多的空间层次了。如皇穹宇南面的圃丘,它是每年冬至日祭天处,汉白玉石砌的三层露天圆坛围绕着石雕栏杆,下层直径54.7m。坛外有两重矮墙,外力内圆,四个正方向都有白石做的棂星门。内外墙之间有祭祀用的燎炉和望灯。这种空间的层次特征,便产生了人在这中间的位置问题。有位现代建筑大师也说过:"广场是没有屋顶的建筑。"这也是一个空间层次问题。因此,建筑空间是一个辩证概念,有其内涵、外延及边界条件。
本文地址:http://www.jiaoyangjc.cn/qingganglonggu/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