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之前,及时补牢是一种注重事先安全管理的先进模式。"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这一古训人人皆知,同样适用于建筑中安全施工管理。"亡羊"后自觉“补牢”,防止“羊”再次走失,杜绝各种火灾事故重复发生.确保以后不再"亡羊",也不失为聪明之举,但这种"补牢"方式毕竟是以丢羊为代价的,绝非上策。如果能在未丟羊之前先把牢补好,岂不更为聪明之举。例如,在火灾等类型的灾难来临前,我们都把防火的工作做好,那么即使是火灾突然发生,我们也是有办法应对的,所以现在国家都提倡使用具有防火防水等性能的硅酸钙板建材,事先就把安全工作做到位后,即使发生火灾也不会损失严重。特别是在一些家庭装修中,由于很多人使用的材料都不一样,所以材料的性能也未可知,但是那些采用的是轻钢龙骨吊顶的来说,即便是发生火灾,也不会发生而对未"亡羊"者来说,从杂志、报纸、电视上的"亡羊"者身上吸取教训,吃一堑长一智,不仅可以避免别人已经发生过的重大火灾事故,还可预防其他各种类似事故的发生,这才是真正达到"未迟"的要求。这是建筑安全的上策。如何看待"亡羊"问題,看来应该对这个典故提出一种新的解释:未亡羊前先补牢。之所以发生"亡羊",是因为"牢"出了漏洞,而"漏洞"是在"亡羊"之前,并非在"亡羊"之后;发生"亡羊",是因为人们未发现窟窿或发现窟窿之后,不予重视,比如明知道有些材料性能不好,还是要采用,就是因为价格便宜。要想不"亡羊",就要善于及时发现那些大大小小的"漏洞",分清各种漏洞的性质和危害,并采取果断措施,把漏洞及时补上,防患于未然。现在,处于信息发达的时代,一旦某地发生重大火灾事故,一般报刊、电视会做相关报道,故施工企业从这些信息中,提出"未亡羊先补牢"的上策,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修补,还需要一种"常补不懈"的思想准备。因为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原有的"漏洞"补好了,还会出现新的漏洞,即使原有漏洞补好了也会再漏。只有认真修补并常补不懈,才能保证"羊圈"牢固,杜绝"亡羊"问题的发生。企业领导人、项目经理和安全员能自觉地惜鉴兄弟单位和报刊杂志上发表的已经发生过的火灾事故案例,举一反三,在本单位内发动全体职工,开展一场广泛的自纠自査活动,及时整改存在的事故隐悤。同时,结合班组安全规章制度学习,教育职工吸取别人"亡羊"的教训,把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到实处,以达到"补牢"的目的。应该牢牢吸取"亡羊"单位"亡羊"的教训,作为本企业安全管理教育典型案例,加强模板设计和审批力度,特别强调模板支撑系统稳定性是关键。借他人"亡羊"的教训,作为自己"补牢"的警钟,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一种较好的安全管理手段。当然,不能见一次"亡羊"才补一次"牢",而应当警钟长鸣,没有"亡羊"也该"补牢"不息,从而构筑起坚实施工安全生产堡垒,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施工以安全为天;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而施工企业应以"安全为天",对此,并非痴人说梦,建筑施工属于高风险行业,正是从无数血的教训和冷酷、严峻的事实结论中,所引发出的忧悤意识。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紧连着一家人的幸福,也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兴旺,关系整个社会的和谐。人人呼唤着安全,家家盼望着安全。当您每天告别父母、妻子、儿女,离开温磐的家底,走向辛勤工作岗位的时候,您可曾意识到亲人盼望你安全回归的心情和您的朋友们、同志们的叮咛?失去的不会再有,逝去的不可挽回,但是,血的教训不能忘怀。我们要大声疾呼:千万牢记生产"以安全为天"。各生产企业的领导者,要切实履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贵任,一线生产者更要注意安全操作,遵章守纪,让悲痛远离人群,让人们多一些欢乐!安全生产是企业管理的重点和永恒主题,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血与生命的教训反复告诉人们,安全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动手,综合治理。当前,一些单位对安全管理和做法热衷于"在会上讲一讲;来了文件学一学;上级督促动一动;出了问题査一査。―抓安全成了花架子,抓起来重要;落实起来次要;喊起来重要;工作起来不要,其后果不仅发生火灾事故,企业的社会声誉和利益也受到了损失。抓安全,重在尽职,企业领导直至现场安全员在工作中要尽心尽力,尽职尽贵,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力,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把现场工人的生命与安危时刻记在心头。安全工作重在尽职,要做到思想有认识,安全检査有计划,安全培训经常化,坚决纠正那种施工忙时忘了安全、效益好时放松安全、出了事故再抓安全的倾向,严格按规章办事,规范施工,把制度切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明确安全目标责任,加大检查整改力度,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本文地址:http://www.jiaoyangjc.cn/jiancaizixun/615.html